“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突然間我們就被這首歌刷屏了,詩和遠方成了最具網紅的詞語,原來我們的世界還有詩和遠方?
我們所謂的“茍且”,無非是現實中平淡的自己,整天和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而“詩和遠方”,這樣的美好和憧憬,好似與我們無關似得。實際上,現實生活難免重復,或單調枯燥,或充滿壓力。而詩和遠方這樣美好的事物,總是讓人憧憬,甚至向往。只是,它們更像空中樓閣,聽著讓人熱血沸騰,卻不能拿來當飯吃。
盡管詩和遠方不能拿來當飯吃,但我們在茍且中也可以偶爾把詩和遠方拿來碎碎念,填補一下我們整日忙碌疲憊的心靈,茍且的人,也是需要精神食糧的。
在微信朋友圈里,原來時興的心靈雞湯也隨著越來越多的微商漸行漸遠,微信群里更是投票的、點贊的,發紅包的,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我也是一個茍且的人,因此,朋友圈也避免不了要瀏覽這些色彩斑斕,偶爾也有微友幾筆原創,寫寫詩,涂鴉畫,倍感清新。
微信時代的快餐瀏覽模式已經代替字斟句酌的書香時代,詩和遠方的田野成了高大上的精神食糧被高隔起來。不忘初心,是我的本心,也是對詩的尊重和憧憬,于是,我就突發奇想,何不利用微信群,把詩和遠方納入茍且的生活呢。
某晚在部門群里提到了兩個話題和大家交流,一是消防知識四個能力,二是大家朗誦一首詩,我出的這首詩是余光中的《鄉愁》,剛開始大家很躊躇,在我的引導下,大家漸漸活躍起來,情緒高漲,其中有三名微友聲情并茂的朗誦了鄉愁,也有微友躍躍欲試,在有限的時間里,微友表示既學會了消防知識四個能力,同時也能背誦出鄉愁,這是有史以來,該群最活躍的一次交流。
原來,詩和遠方就居住在我們的內心,只是被生活打磨到微小的角落里而已,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只有我們踏踏實實的生活,勤勤懇懇的工作,我們才能體會到詩和遠方的魅力和價值。
當前,集團如火如荼開展的積分制度,可以看出積分不單純是積分,積分的多少更能體現在工作中的精神狀態和工作積極性,也是一個人精神食糧的儲備,因此,筆者認為,積分制的意義不在于能都拿到多少獎勵,而在于自身的個人素質的提升,對現在的自己和將來都是一種全方位的提升。 【水產 劉宗梅】
Copyright @ 2009-2014 山東美佳集團有限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魯ICP備11016066號-2
地址:中國山東省日照市海濱一路1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