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2年度進口食品等的監控檢查計劃,按
來源:http://www.mhlw.go.jp/topics/yunyu/monitoring/2012/dl/03-120806-05.pdf
新標準將嚴格甄選對消費者而言重要的信息并簡化標識,同時放大字體以便老年人查看。此外,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此前不在義務范圍之內的營養成分標注將改為原則上全部加工食品必須標注。
2012年上半年,日本共發布食品扣留通報500批次,與上年同期(554批次)相比減少54批次,降幅為9.7%;與2011年下半年(691批次)相比降幅達27.6%.這500批次的食品共涉及中國、美國、越南、泰國、澳大利亞、墨西哥、印度尼西亞等39個國家(地區)。其中,日方扣留中國輸日食品共計117批次,占比23.4%,仍居首位;扣留美國食品74批次,占比14.8%,位列第二;扣留越南食品51批次,占比10.2%,位居第三;扣留泰國食品49批次,占比9.8%,位居第四;扣留加拿大和印度食品各17批次,并列位居第五,各占比3.4%.日方扣留這6個國家的輸日食品數量(共計325批次)占2012年上半年日本扣留進口食品總量的65%.此外,日方扣留進口食品批次/數量較多的國家(地區)還有:韓國、中國臺灣、印度尼西亞(各15批次),意大利(14批次),菲律賓(11批次),墨西哥、西班牙(各10批次)(圖1)。
日方扣留中國食品批次同比微降,環比大幅下滑
上半年,日本檢驗檢疫機構共扣留中國輸日食品117批次(不包括中國臺灣15批次),位居日本扣留進口食品通報的首位,與上年同期(125批次)相比減少8批次,降幅為6.4%;與2011年下半年(156批次)相比則下降了25.0%.
山東位列中國對日出口省份日方扣留食品通報之首
上半年,在日方扣留中國的117批次輸日食品中,共涉及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天津、安徽、湖南、河北、海南、吉林、河南、云南、北京、江西、內蒙古18個省份。其中,扣留山東食品30批次,位于通報首位,占日方對華輸日食品扣留總量的25.6%,與上年同期(44批次)相比減少14批次,降幅為31.8%;其次是福建,被扣留食品16批次,占比13.7%,同比減少1批次;遼寧被扣留12批次,占比10.3%,位居第三,同比增加2批次;廣東11批次,位居第四,占比9.4%,同比減少3批次;江蘇10批次,占比8.5%,同比減少1批次;上海7批次,占比6.0%,同比增加5批次;浙江6批次,占比5.1%,同比減少4批次;天津和安徽各4批次,各占比3.4%;湖南和河北各3批次,各占比2.6%;海南、吉林、河南以及云南各2批次,各占比1.7%;北京、江西和內蒙古各1批次,各占比0.9%.
農產加工食品成為日方扣留最多的進口食品種類
上半年,在日方扣留中國輸日的117批次的食品中,農產加工食品(冷凍食品、蔬菜加工品、果實加工品、香辛料、方便面類)共39批次,數量最多,占日方扣留中國輸日食品總量的33.3%,與上年同期(43批次)相比減少4批次,降幅為9.3%.其中,冷凍蔬菜制品12批次,占該類食品的30.8%,包括冷凍小松菜、冷凍去皮青豆、冷凍菜花、冷凍馬鈴薯(各2批次),以及冷凍青椒、冷凍牛蒡、冷凍蘆筍、冷凍餃子各1批次;腌制類蔬菜制品8批次,分別是腌菜(5批次),以及蘑菇泡菜、腌蘿卜、鹽漬藕(各1批次);干燥類蔬菜制品7批次,分別是干云耳(2批次),以及干松茸、脫水番茄、干銀耳、干洋蔥、干香菇各1批次;花生制品2批次。此外,還有容器包裝甜玉米、油炸胡蘿卜、紅辣椒粉、杏脯、咸味豆、水煮蓮藕、白胡椒以及蘋果糖漿各1批次。
水產加工食品(魚類加工品、冷凍水產品、魚貝類卵加工品等)共24批次,位居第二,占比20.5%,比上年同期(19批次)增加5批次,增幅為26.3%.其中冷凍水產品共16批次,包括冷凍蝦類制品4批次,冷凍扇貝2批次,冷凍河豚、冷凍魚絲、冷凍烤鰻魚、冷凍海鮮餅、冷凍蛤殼、冷凍油炸魷魚圈、冷凍炸魚以及冷凍其他海鮮等各1批次;除冷凍水產品外,還有去皮海膽和蒸煮雪蛤(各2批次),以及魚漿制品、干海帶、去皮牛蛙、蟹味魚醬各1批次。
農產食品(蔬菜、果實、麥類、玉米、豆類、花生、堅果、種子類)共19批次,位居第三,占比16.2%,比上年同期(14批次)增加5批次,增幅為35.7%.主要包括大粒花生(9批次)、薏仁(3批次),以及鮮荔枝、鮮山葵、花椒、糯米、鮮胡蘿卜和黑木耳各1批次。
添加劑、餐具、廚房用具以及容器包裝、玩具類產品共18批次,占比15.4%,比上年同期(27批次)減少9批次,降幅為33.3%.包括廚房用具8批次,餐具6批次,玩具3批次,食品添加劑1批次。其中,日方扣留的中國輸日廚房用具主要包括冰箱用儲藏架、冰箱用排水蓋、凈水器用聚氯乙烯管、尼龍注射器、聚丙烯制解凍工具、冰箱聚乙烯配件等;餐具主要是密胺樹脂制碗和勺叉、三聚氰胺制餐具等。
水產品(貝類、魚類、甲殼類)共11批次,占比9.4%,比上年同期(2批次)增加9批次,增幅達450%.包括活蛤8批次、天然活海螺2批次,以及天然活鱧魚1批次。
其他類別食品(保健食品、湯類、調味品、點心類、食用油、冷凍食品等)4批次,占比3.4%,與上年同期(9批次)相比減少5批次,降幅為55.6%.產品分別是米飯調味料、柏葉茶、保健食品以及點心各1批次。
畜產加工食品(奶油、肉類加工品、冰淇淋、冷凍肉類食品)2批次,占比1.7%,比上年同期(11批次)減少9批次,降幅為81.8%,分別為冷凍烤肉串和芝麻雞排(圖3)。
成分規格不合格是日本扣留中國輸日食品違反的主要內容
在日方扣留中國輸日的117批次食品中,成分規格不合格(包括細菌數、大腸桿菌群、腸炎弧菌、病源微生物、貝毒、殺菌劑、殺蟲劑等某些項目的檢測超標)仍然是主要原因,共41批次的食品因此被扣留,占比35.0%,比上年同期(54批次)減少13批次,降幅為24.1%.其中,檢出大腸菌群呈陽性的食品共12批次,占該類違反內容的29.3%;檢出細菌數超標的食品9批次。此外,還有檢出含毒死蜱、新諾明(各3批次),含弧菌(2批次),含呋喃唑酮及其代謝物、氰化物、金霉素、PH值不適當、蓋草、氟樂靈、三氯殺螨醇、多效唑、無色孔雀石綠、微生物呈陽性以及三唑醇的食品各1批次。
其次是違反《食品衛生法》第11.3條之規定,即農藥和獸藥殘留超標的食品22批次,占比18.8%,與上年同期持平。其中,檢出撲草凈含量超標的食品13批次,莠滅凈、蓋草、苯醚甲環唑、嘧霉胺、涕滅威亞颯、苯醚甲環唑、乙草胺、茚蟲威以及溴蟲腈含量超標的食品各1批次。
檢出含有各種毒素的食品16批次,占比13.7%,比上年同期(10批次)增加6批次,增幅達60.0%,均為檢出黃曲霉素呈陽性。
使用標準不合格的食品共16批次,占比13.7%,比上年同期(10批次)增加6批次。分別是檢出含二氧化硫過量(6批次)、糖精鈉(4批次)、含三氯蔗糖(2批次)、以及含山梨酸、安息香酸、大蘇打、正乙烷的產品各1批次。
玩具、原材料以及材質標準不合格的產品共15批次,占比12.8%,比上年同期(21批次)減少6批次,降幅為28.6%.其中,檢出含蒸發殘留物4%醋酸的產品7批次,含鄰苯二甲酸和高錳酸鉀的產品各2批次,含鉛、含鎘、含己內酰胺的產品各1批次。
檢出含有指定外添加物的食品3批次,占比2.6%,比上年同期(6批次)減少3批次,降幅為50.0%.分別是檢出含有甜蜜素(2批次)以及TBHQ(1批次)。
制造、加工標準不合格的食品2批次,占比1.7%,與上年同期持平,均為檢出含有《食品衛生法》規定以外的著色劑。
此外,檢出有毒魚和發霉、變質的食品各1批次,各占比0.9%(圖4)。
自主檢查是日本厚生勞動省實施最多的檢查方式
上半年,日方扣留中國輸日食品除5批次已"全部銷售"、1批次 "全部廢棄"外,其余111批次的食品均采取了廢棄、退貨(全部封存)的處理措施。
在檢查方式上,采取自主檢查的食品共60批次,數量最多,占比51.3%,比上年同期(56批次)增加4批次;采取命令檢查的共計35批次,位居第二,占比29.9%,與上年同期(50批次)相比減少15批次,降幅為30%.此外,采取監視檢查的共20批次,占比17.1%,比上年同期(15批次)增加5批次,增幅為33.3%;采取行政檢查的食品2批次,占比1.7%(圖5)。
上半年,日本厚生勞動省解除了中國輸日產品中部分涉及相關農藥及獸藥殘留的監視檢查:蛤蜊中的氯霉素、鯖魚中的孔雀石綠、鰻魚中的伊維菌素、中華絨毛蟹中的呋喃唑酮、柿子葉中的多菌靈和托布津等4種農藥、牛蒡中的辛硫磷和毒死蜱、生姜中的毒死蜱、蘿卜中的異丙威的殘留含量。
此外,日本厚生勞動省加強了對中國以下輸日產品及其加工品中相關農藥殘留的監視檢查:香菇中的乙草胺、烏龍茶中的三唑磷、辣椒中的嘧霉胺、西蘭花中的蓋草、花椒(僅限于含有30%以上花椒的加工品)中的黃曲霉素、山葵中的嘧霉胺、牛蛙中的恩諾沙星、胡蘿卜中的乙酰甲胺磷、荔枝中的多效唑、馬鈴薯中的蓋草、干云耳中的溴蟲腈、小松菜中的茚蟲威、蓮子中的黃曲霉素、大粒花生中的六六六(BHC)等[1].同時,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通報,對于中國生產的下列產品實施最為嚴格的命令檢查:白胡椒及其加工品(僅限于簡單加工)、蛤蜊及其加工品(僅限于簡單加工)。
上半年,日本對華輸日食品扣留通報的檢驗檢疫機構共涉及包括東京檢疫所、橫濱檢疫所、大阪檢疫所、神戶檢疫所、新瀉檢疫所在內的13個檢疫所,其中檢驗批次最多的主要有東京檢疫所(24批次)、橫濱檢疫所(15批次)和神戶二課檢疫所(13批次)。
美國政府近日發布政府公報表示,按照《食品安全現代化法》第107部分及《食品藥品化妝品發》相關要求,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將對其所管轄食品涉及國外食品廠征收相關管理費,主要涉及國外食品廠復查、不執行召回命令以及進口商再檢查工作,收費標準按289美元/小時收取,收費生效時間暫定從2012年10月1日開始至2013年9月30日。需要繳費而不繳費企業產品將被列入進口預警黑名單中,產品抵達美國口岸將被采取自動扣留措施(DWPE)。
另外,由于擔心實施此項政策可能遇到歐盟及其他國家地區阻撓,美國政府仍然預留反饋意見的途徑,從即日起至2012年10月31日,相關各方可以將有關實施此項政策的評價和意見反饋美國政府。反饋地址:http://www.regulations.gov.建議組織國內相關企業提出評價和建議,以維護和獲取最大利益。
根據評估結果,歐盟建議加嚴小米、燕麥、小麥等糧谷類產品,豬、牛、羊肉及副產品中噻吩磺隆的最大殘留限量到0.01mg/Kg(原標準為0.05mg/Kg)。
同日,歐洲食品安全局專家小組審查部分作物中溴苯腈的最大殘留限量。為適應植物和加工食品中溴草腈的使用情況。歐盟根據91/414/EC號指令的要求進行審查,并將審查結果通報各成員國。
根據評估結果,建議加嚴大蒜、洋蔥、韭菜等蔬菜類產品,放寬小米等糧谷類產品和豬、牛、羊肉及其副產品中溴苯腈的最大殘留限量。
更多詳情參見:
http://www.efsa.europa.eu/en/efsajournal/doc/2863.pdf
http://www.efsa.europa.eu/en/efsajournal/doc/2861.pdf
日前,加拿大食品檢驗署(CFIA)提醒業界,食品過敏原強化標簽法規將于8月4日生效。該法規發布于2011年2月16日,CFIA和加拿大衛生部當時稱業界將有18個月的時間使其標簽合規。新要求歸納如下:
1.大部分預包裝食品須在成分表中列明食品過敏原、面筋源和亞硫酸鹽,或在其標簽上以“含有”字樣開頭作出聲明;
2.食品過敏原或面筋源須用常用詞,如“牛奶”或“小麥”;
3.芥菜籽將被增加到食品過敏原的監管定義范圍,需在成分表中列明或在標簽上以“含有”字樣開頭作出聲明;
4.對淀粉、變性淀粉、水解植物蛋白和卵磷脂的植物源通用名稱須做出修改,以提供來源信息。例如,標簽上須標明水解大豆蛋白,而不僅僅是水解蔬菜蛋白;
5.含有斯佩耳特小麥和卡姆特小麥的產品須在其標簽上將“小麥”聲明為過敏原;
6.產品中含有10ppm以上的亞硫酸鹽需在成分表中列明或在標簽上以“含有”字樣開頭作出聲明;
7.產品須列明成分中的所有食品過敏原、面筋源或亞硫酸鹽(10ppm或以上)。例如,如預包裝食品含有“香味料”成分,則需列明香味料中的所有過敏原、面筋源或亞硫酸鹽,如芥末;
8.葡萄酒和烈酒因使用了由過敏原成分如蛋類、魚、牛奶等制成的澄清劑而含有的食品過敏原須在產品標簽上標明;
9.使用了起保護作用的可食用涂層或蠟質的預包裝水果和蔬菜需在其標簽上標明所有過敏原或面筋源。
衛生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合作開展的減鹽防控高血壓項目,目前已完成基線調查。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日舉行的慢性病防控媒體交流論壇上,該中心與山東省衛生廳疾控處報告了該項目的調查情況。
去年春,我國首次以政府為主導啟動了減鹽防控高血壓項目,旨在探索從降低居民食鹽攝入水平入手防控高血壓。該項目人群調查發現,山東省成人日均膳食鈉/氯化鈉總攝入量為15.6克,調味品食鹽日均攝入量為12.7克,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量的兩倍多。被調查者中有52%的人知道低鹽飲食有助于降血壓,有38%的人主動減鹽,僅22.16%的人知道日均鹽攝入量應為6克,僅6.86%的人使用定量鹽勺。
對該省9類食品生產企業調查發現,調味品、醬腌菜等含鹽量較高的食品,在山東本地銷量分別占總銷量的72.1%和75.9%;多數食品生產企業在產品標簽配料表中有食鹽或含鈉添加劑標注,但標注食鹽或鈉含量者極少。對該省各類餐飲單位調查發現,平均每人次食鹽消耗量中位數為6.4克,而50.5%的廚師使用食鹽僅憑經驗而不用鹽勺。
該項目組的調查顯示,山東省18歲~69歲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為23.44%, 6歲~17歲中小學生的血壓偏高總檢出率為14.8%。通過該項目,該省正在開展針對不同人群的低鹽膳食干預,減鹽防控高血壓綜合干預服務已納入山東省醫改,并納入“健康山東行動”考核和衛生創建、慢病示范區創建考核。
Copyright @ 2009-2014 山東美佳集團有限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魯ICP備11016066號-2
地址:中國山東省日照市海濱一路119號